薑黃可以怎麼吃?哪些人可以吃?
薑黃是一種很常見的食材,不僅是作為一種調味料,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,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薑黃為薑科植物,又名香薑黃、香茅。
薑黃味苦、辛,性溫;歸脾、胃經。
薑黃喜溫暖潮濕的環境,有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功能,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著一定的療效作用。
薑黃性溫而味苦,具有散寒燥濕、通血脈之功效,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症;可以有效緩解腹痛腹瀉、關節痛、胃脘痛等症狀。
一、治療風濕性關節炎
【性味】辛,溫。
【歸經】歸脾、胃經。
【功效】祛風除濕、散寒止痛、活血通絡。
【主治】風濕痺痛,手足拘攣疼痛,關節屈伸不利及風濕痺證。
二、緩解腹痛腹瀉
吃薑黃能刺激胃液分泌,並對胃腸有雙向調節作用,能增強腸蠕動,起到止痛、止瀉的作用。
薑黃還可緩解胃脘疼痛、噁心嘔吐、食慾不振等症。
注意:
生薑不宜長期服用,每天食用不要超過5克。
三、治療關節疼痛
1、風濕:薑黃3g,蒼朮、牛膝各10g,防風6g,紅花5g。
2、關節疼痛:薑黃、蒼朮、川芎各9g,獨活15g,川牛膝、羌活各9g,桂枝6克。
3、跌打損傷:薑黃(另研)9克,川芎3克(生用)。
4、骨折疼痛:薑黃粉1枚入瓶內用95%酒精50 ml浸泡24小時後過濾。
四、促進血液循環
對改善血液循環有很好的效果,可以幫助預防血栓形成。
薑黃是一種溫暖的食物,能促進身體機能正常運轉,還具有抗氧化和排毒的功效,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。
另外還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和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,可以有效預防癌症產生。
五、止痛消腫治療跌打損傷
薑黃有消炎、鎮痛、抗菌及抗病毒作用,對關節炎有治療作用。
薑黃對胃粘膜損傷具有保護作用,能夠抑制胃酸分泌,促進消化,增加胃動力和促進胃腸蠕動。
薑黃對胃粘膜有一定的修復功能,同時能夠促進胃粘膜細胞再生,改善胃粘膜機能。
薑黃對於扭傷、挫傷及骨折等損傷都具有止痛消炎的作用。
在民間運用比較廣泛。
留言
張貼留言